Search

荷蘭一家船廠在新冠疫期中的創新,很可能解決了台灣海上風電的大問題

一家原本預計...

  • Share this:

荷蘭一家船廠在新冠疫期中的創新,很可能解決了台灣海上風電的大問題

一家原本預計在今年3月間要來專”跳島”觀光的船公司Silversea Cruise,受限於疫情對郵輪觀光之影響而順延.然而這家百年精品的公司卻在歐亞兩洲相繼為新冠肆虐的狀況下克服種種的逆境而順勢引入新的管理與科技,解決了一項困擾台灣海上風力發電的瓶頸----動力定位系統(DP)的操作.

這項新科技,受益的有沿岸國的海上安全;承包商的成本支出;疫情肆虐下的外國船員輪替;….等等,可以說是多贏無一輸”皆大歡喜”性的突破.

探險性郵輪(Explorer Cruise),其目的地常是人煙罕至,生物性多元,景觀環境未遭開發的原始風景區,探險性郵輪就是結合了奢華,新奇,考察與研究,自然,等多功能之目的,將市場定位在金字塔高端的專業人士而提供的一種旅遊選項,台灣稱之為”跳島”,也就是旅客是搭飛機而來,郵輪在台灣等他們,上船之後沿岸探索4/5不常對外開放的國內港,然後乘客或再度搭機,或繼續乘船前往下一個地區.

探險性郵輪,由於目的港的人煙罕至,因此要克服的問題計有:
(1) 無大比例尺海圖,即使有測深資料也太舊,太疏.因此擱淺之事故經常發生.
(2) 這些原始風景區,海下的生態及其珍貴,郵輪在岸邊下錨時,對海底珊瑚,景觀破壞至鉅.
(3) 島嶼礁石區之流水,潮汐,不像大港有潮汐表可查,況且受地形影響,潮汐流之方向多變且紊亂,對郵輪之定點停留影響很大(推向淺礁區)
(4) 對於緊急狀況之處理,受限於基地台之數目,上網聯繫不易.

這次Silversea Cruise的新船,一舉克服了這些Explorer Cruise 的盲區:
a. 嚴格的衛生程序,例如日常體溫檢查,社交距離之外,單向全船通風系統更是郵輪上對付新冠的首創設計。直到交船之前,250名造船廠工人無一感染.
b. 船上建立了快速的互聯網連接,以實現雙方之間的近乎即時的通信
c. 在動態定位驗收測試期間–測試船舶保持在固定點10厘米以內而不必下錨的能力–該船的動態定位系統由位於俄羅斯聖彼得堡的第三方進行了遠程調諧和校準,距離超過1,800公里。

這項遠程遙控的動力定位系統(DP),正解決了台灣無法簽發DPO證照的軟肋, 科技的功用,是在保護原生態自然保護區,而非破壞.而DP正是保護船舶,生態,與污染的一大利器!


Tags:

About author
not provided
在台灣,不提倡海洋文化,是辜負了這塊土地,也糟蹋了她所提供的養分,視野及發展. "海洋首都的航海家"(Navigator in Kaohsiung)成立的主旨,在於為下代找出通往"藍海"之路
View all posts